乱世狂想

上班的时候总是会不知觉的让灵魂偷偷溜走,
剩下一副空壳呆滞地盯着电脑屏幕上一列列的数字,
好像瞬间迷失在Matrix里的数字雨,
茫然失措。

有时候路面上传来尖锐的警车鸣声,
伊呜伊呜地干扰着我打坐的思绪;
偶尔望向隔了一层百叶帘的窗口,
一截截的碧蓝天空上突然闪过一架直升机,
即便距离好几码以外也隐约听见筏筏筏的声音传来,
突然眼前的景物像水面波动一样起伏着……

我仿佛听见了其他的声音——
是热血分子持着机关枪喊着革命口号吗?
是一场莫名病疫迅速传播开来的广播吗?
是僵尸们撕裂头颅咬断脖子的碎骨声吗?
是陨石击破了天空地裂和山摇的声音吗?
是外星人的椭圆碟子发出的高频音波吗?
是导弹连发轰炸和建筑物倒塌的声音吗?
是哀怜的求救声和血流成河的潺潺声吗?

世界终于走到了末日的一页,
文明终究来到了瓦解的一刻,
电影里层出不穷到吐的桥段居然成真了。

人们霎时陷入了一场战争——
一场对外对内对自己的战争,
每一个人都歇斯底里地抓着身旁的人哭泣、尖叫、颤抖,
等待着另一端的终结者来结束他们的生命。

我未必能像 Melanie Daniels、Ben和Barbara、Ellen Ripley、或者MacReady成为最后的战士,
但像我这样为末日做好充分准备的人绝对不会沦落至被践踏而死的悲惨命运,
脑里存档的那上千上万分钟的末日求生术绝对不会白白被浪费。

这一场不知名的暴乱比起桌上沉闷的工作来得振奋许多了,
肾上腺素就是最有力的一支强心剂,
随时可以让自己单枪匹马杀毁任何的程咬金。

但是在杀出重围之前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完成的——
眼前的电脑屏幕上依旧是排列着一组组看不明白的数字,
啊那令人头昏脑涨的数字!
于是猛地把屏幕拔起走到了那个小心眼的搅屎棍眼前,
往他的头上一掷以后再冷冷的说了一句,
“想管我,下辈子多修些福先呗!”
然后再往他血肉模糊的脸吐上我最后的温暖祝福。

比起那些踩着四寸高跟和撑着及股紧绷短裙的女人,
我身上这件轻如丝滑如缎的牛仔裤简直就是救命圣物。
左抬一腿右踢一腿的一跃就十万八千里,
不需一分钟就飙进了超市为逃生补给。

超市等于末日的天堂,
那不仅仅局限于它所能够提供的无限所需品,
它往往还会为黑暗乱世点缀一抹的绚彩。

因为我万万没想到,
命运竟然选择了在此时此刻让我在园艺通道遇上了我的乱世佳人。

我们两只沾满了血迹的手竟然投契地落在同一支铲子上,
木柄那印上了我俩重叠着的红色手印,
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时间仿佛为两个陌生人的相遇而静止,
在这激奋的一刻广播音响里的音乐把背后传来的厮杀叫嚎声温柔的盖过,
我们两人喘着息双眼定格地看着眼前的这个陌生人,
久久不动,
似乎把逃命的任务抛诸了脑后。

感觉上世界在那一刻就只剩下我们两人,
伴随我们的就只有徘徊在耳边浅浅的萨克斯风声音。

直至,
直至一个失魂的肉团子把我给用力一撞,
一撞,
一撞,
把我从九霄外的世外桃源撞回了现实的人间炼狱。


星期一,
十时十分,
早晨。
-

一把鼻涕一把泪

“踏入成功的第一步始于守时与完善规划。倘若连基本的两个首要条件也无法达至,那想晋身什么世界级等等的梦也都只会是空谈。梦,永远也只能是一场梦。”

每一天放工就好像进入了真人版的电玩世界,
踏出办公楼以后呈现眼前的就是一望无际的人海,
广场内充斥着一群不用上班、奋力为国家经济做贡献的爱国好命人。

为了能够迅速在僵尸群中奋勇杀出重围顺利到达关卡,
鼻梁上架着的眼镜瞬间变成了世界最先进的武器,
它就像是一把杀人于无形的镭射枪,
眨一眨眼即能将眼前挡路的那群血肉难分的物体一一扫射,
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没想到脑袋在办公桌上厮杀了一整天,
在放工以后就轮到了身体步上战场,
可谓终日不得安宁。

横冲直撞渐渐成了我的招牌动作,
小腿肌肉横向发展背后的辛酸又有谁明白。

那么辛苦也只是为了能够顺利赶上班车。

最终单枪匹马也以九秒九之速度杀出了人潮冲到了车站。
幸运的话就暗窃恭喜自己赶上这一趟有缘又有份的巴士,
可以趁天黑以前回到家;
倒霉的话也就只能默默期许巴士赶紧出现,
把我从人间炼狱带走。

公共交通的存在价值除了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同时也是为了方便人们和减少交通阻塞等等的城市问题,
结果想为国家尽一份绵力的好意却换来无止的冷眼。

所谓的时间表也只是个笑话。
与其跟着定下的时间表做人,
倒不如拼一拼自己的运气,
硬碰硬的和巴士司机来一场没有爱情的缘分游戏。

司机背负着服务人民的职责固然伟大,
可是倘若沦落到让乘客看司机的喜好做人的话,
那也未免过分辛酸。
守时与否永远成了大家讨论的课题,
而被心情不好的司机大哥弄得狼狈不堪的又何止只有我一人。

唉,
怨就怨自己没有车牌、怪就怪自己为环境担忧、咎就咎自己职低粮薄,
为了爱护环境、为了省个钱买红枣,
就只能依照着司机的心情过活——
司机开心我就可以准时上班准时回家,
司机不开心我也就只能迟到只能夜归。

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司机心情不好延伸的后果,
顶多也只是因为我的迟到而少买一份四块钱的早餐,
而国家经济少了这一份交易也只不过是损失0.0000000001分之0.0000000001毫厘。

其实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司机的心情比国家经济来得重要,
我们必须捍卫他们纤弱的心灵。

反正我也习惯了漫无目的的等待,
只不过倘若能够让我选择的话,
等个红毛总比等个陌生老头来得浪漫。

纵然习惯了每天两回站在艳阳底下任由汗珠沿着我无法挺直的背上缓缓滑落,
手上紧握着纸团假冷静地像望夫石般期待着巴士下一秒从马路的另一端浮现,
可是住在心里面那个长期患有躁狂症的自己还是会失控地咒骂着——
他最好有一个比period diarrhea更好的迟到理由
-

传说中的童话故事

迪士尼动画片总是不经意的荼毒了人们的心智,
不管你是一个听不明白对话内容的五岁小孩,
还是一个正值沧桑的大好青年,
它总是有办法让你对未来重燃希望,
哪怕是包含着自欺欺人成分的一丁点希望。

记得小时候一大早起床以后眼屎还没擦掉,
就自动自发飘到客厅扭开电视和录影机,
然后抱着枕头像座雕像那样坐在地上,
目光呆滞的看着电视机里面的公主怎样排除万难追求真爱,
心里不期然的以为天上真的会掉一个王子下来给我追。

这样的童话式催眠成长方法纠缠了我好几年,
一直到之后发现了一种叫做悲剧的现实真相,
我才渐渐放下对happily ever after的憧憬。

直至最近被连番的twentysomething crisis突如其来的进击,
在身心疲乏精神近乎崩溃的边缘下,
我惟有回过头寻找小时候那一堆皆为公主的好朋友做一小聚;
同时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心未死,
依旧怀有一颗纯净不受污染的童心,
于是我狠下心肠让自己连续看了五六个小时的公主系列卡通,
企图从她们身上得到短暂的慰籍。

只可惜……

           When they're like...                           and I'm like...

373
373
373
373
373
373
373
   373




@死亡陷阱 Deathtrap (1982)

《死亡陷阱》是改编自一出1978年的同名舞台剧,以其迂回转折的剧情为亮点,故事简单的只设有五个角色——一个不胜从前的编剧、神经质的太太、英俊年轻的学生、具有通灵术的邻居、以及家庭律师。电影依据了舞台剧的故事铺排,划分成两大部分。电影的前半部叙述的是一个事业遇到瓶颈的编剧,在偶然的机会下收到一份自己学生创作的剧本,在绝路上的他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说服了太太,一同谋害这位学生,再将这份旷世巨作占为己有。但是却万万没有料到,故事在之后的发展是多么令人惊艳,那意想不到的剧情转折,营造出了无限的惊喜,这就是电影引人入胜的魅力。

电影主要是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对,又是人性的丑恶,人性丑陋的程度真的是多得让每部电影都必须和上一脚大肆明嘲暗讽),通过轻松的手法道出了人的贪婪、欲望、虚荣、嫉妒、骄傲、懒散等等。就如戏名一样,它们都会是个死亡陷阱。

《死》一丝不苟的把舞台剧搬上了大荧幕,乍看电影里面编剧的家,就犹如舞台剧上的场景摆设,一览无遗,清晰明确。电影是著名的戏中有戏,单单看电影的末尾如何把现实带进了舞台上的演出,镜头再一甩,带到了最终赢家骄傲的特写,让人不得不钦佩导演的心思,说是戏如人生也不为过。

电影让我徘徊在爱与恨之间,她既拥有电影的惊悚氛围,同时又带有舞台剧戏剧化演出的色彩,貌似相异却又相似,少了份惊悚电影的血腥,多了份戏剧的动感和夸张,参杂两者的化学作用下确是让我又爱又恨。
编剧的太太这个角色的心脏不怎么好,所以动不动就很容易受惊,发生任何事就得先尖叫一下,想必是舒缓她紧张情绪的方法之一——电话响又叫、老公回来又叫、抬个腿又叫、开个门窗又叫……她那刺耳的高分贝尖叫声多番令我受惊,必须赶紧按下静音,避免让邻居们误以为我们家在干嘛。
-

@偷天情缘 Groundhog Day (1993)

倘若可以重活同一天,你会做些什么?
你可以把《偷天情缘》标记为一部喜剧片、一部奇幻片、一部浪漫片,但对于我来说它更像是一部人生启示的故事——原来在不同的年龄观看同一部电影,真的会有不同的领悟。

在第一次看《偷》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谁是Harold Ramis,谁又是Bill Murray,只是单纯觉得那只土拨鼠肥得很可爱,还有羡慕男主角可以重复生活在同一天,他不会死、他可以尝试不一样的东西、他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下愚弄蛊惑人家、有数不尽的补镬机会、甚至是盗窃犯法,他就好比浩瀚宇宙里其中一个神,拥有给予自己无限second chance的能力。
可是原来电影要表现的,是一个自视高高在上、骄傲狂妄、目中无人、成天埋怨怀才不遇的男主角,如何重新检视自己的过去并为自己的人生作出改进。是,当你发现自己没有明天的时候,你会惊恐失措,身边的事物就是那么的似曾相熟,早晨电台播放的音乐、路上行人的步伐、迎面而来的讨厌鬼等等,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妄想症。之后男主角慢慢沉醉在自己能够操控周遭的能力,反正一觉睡醒以后一切可以重新来过,他可以籍此为自己编出不一样的故事际遇,于是他开始作弄人家、处处留情、假装心有灵犀,完完全全成了生命的大玩家。渐渐的,当他发觉自己被困在一个冲不破的时空循环里,开始懊恼郁闷,萌起了寻死的念头,他试过撞下山崖、冲出马路、跳楼,却赫然被早晨熟悉的音乐再次惊醒,即将再重新活过同一天……

兜兜转转到最后,男主角开始学会放下身段,放慢脚步停下来,细心看看周围自己一直以来忽略的景色。既然赋予了一个重新生活的机会,何不就好好利用它,为自己为别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混混碌碌的一生只懂得闭着眼向前冲,却忘了身旁原来有个斑斓的小野花田,生命除了名与利,还有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关怀的人事物。


同样以困在同一时空循环的电影还有1990年和1993年的《12:01pm》。
-

@十大惊人结局

有时候看电影会看出一个心脏病和脑瘫患,为什么呢?许多的电影,尤其是犯罪心理片,编剧和导演天花乱坠的说故事功力往往会把你搞得天昏地暗,它不一定是紧凑激烈的,它也能够以非常平柔的步伐把故事娓娓道出。总而言之,就是非得把你搞得失去了分析能力,只能傻傻地跟着他们的故事一直走。

当你从电影的第一分钟一直看到接近尾声那几分钟的时候,原本还洋洋得意以为电影终于来到了末尾——凶手貌似呼之欲出,自己也准备好看ending credits了——谁又估计到突然整个故事来个大转弯,抛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狠狠来一个大爆走,杀观众一个措手不及,在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里扰乱了观众的思维,让他们带着震撼还有空白的思绪离开,也没有时间去想到底这样的结尾合不合逻辑——名副其实的肉在砧板上。

但却不得不承认,我是喜欢这样的脑震荡电影,因为很多时候那是超出了我的想像范围,像我这种凡夫俗子企有那般能耐想得出这样的铺排,最终只能够五体投地,向编剧导演三跪九叩以示敬意。

说明了是出乎意料的结局,所以为了保持神秘感,在这一篇就不作任何的故事简介(终于有借口偷懒了)。

1·非常嫌疑犯 The Usual Suspects (1995)

2.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1999)

3. 禁闭岛 Shutter Island (2010) 

4. 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 (2000) 

5. 深闺疑云 Suspicion (1941)

6. 迷雾 The Mist (2007)

7. 异次元骇客 The 13th Floor (1988)

8·何处寻真相 Where the Truth Lies (2005) 

9. 苦月亮 Bitter Moon (1992)

10. 时空罪恶 Timecrimes (2007)


买菜搭条葱精神
开什么玩笑,怎么可以少了《惊魂记》呢?
-

偶然之情

你在茫茫人群中就是如此的出众,
身上那件合身的浅蓝色衬衫底下映衬着细细的白色线条,
像蓝天里漂浮的一抹云彩让我在无比闷热的车站下如获春笋,
多么的怡然多么的清爽。

你那张泛红的脸颊上栖息着数颗汗珠子,
就像刚从冰箱里取出的一颗富士苹果,
在雨后的夕阳余晖下更显晶莹剔透,
让我恨不得两手把你牢牢地捧着在手心,
小心翼翼地细细品味你每一分滑润如丝的肌肤。

你让我怯懦的不时假意回头像是寻找着什么,
眼神却不期然出卖了自己最单纯的欲望,
像小说里的女孩像电影里的偷窥狂自拔不能。

我最渴望的已经实实在在地站在几步之外,
无奈近在眼前却无法拥有,
好比一个瘾君子站在一望无际的罂粟田里,
得物却无所用。

终归还是到了你我离别之际,
你却依然不得悉我对你的心意。
我默默地走上了车坐在了靠窗边的位子,
不忘望向车外的人群寻觅着你的身影,
你却像会幻术那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有留下一丝的痕迹。

在感叹着人生匆忙的无可奈何之时,
却赫然发现你已经尾随着我上了车,
脸上难掩心中莫名的雀跃。

在短短的车程里我们依旧维持着陌生人的关系,
我俩之间隔着排山倒海的人群和嘈杂声,
而你依旧那么的憨静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
我则像钟楼怪人躲在黑暗的角落凝视着你,
直至你再次消失于我眼前以后才如梦初醒。

倘若我可以将时间静止,
倘若我可以……


红毛先生为什么你要无意的诱惑我
-

大悲咒

悠长假期终于来到了尾声,
尾声,
悲哀的尾声,
我总无法像舞台上的演员在落幕以前自豪地鞠躬。

时间不但可以让人遗忘痛苦,
它还可以把一个人彻底宠坏,
彻底地把我体内里那条懒虫蓄肥并开枝散叶。

我爱自己的身份,
却又痛恨自己的身份,
一个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孤独,
在未孤军作战以前已经想临阵退缩。

倘若不是浸泡在时间的大缸里,
或许我早已魂飞魄散,
长期的酝酿下自己的思想也变得更加醇厚,
只可惜那并不是这个社会所能够容许的。

即使驱壳无法逃脱到理想的国度,
可是至少灵魂获得了短暂的自由,
可惜换取的代价即将是利用一辈子去偿还这条永远无法清除的债务。

或许在自我催眠的时间里,
我已经习惯了那轻盈自在的日子,
像一个潦倒的假作家那样,
进出房间手上总是握着一个缺口的杯子,
空的满的热的冷的是清水是咖啡,
像个阴晴多变的情人那样陪伴着我。

桌上摆放着一个泛黄的烟灰缸,
一支点燃的香烟像荷叶那样俯卧在里面,
微微飘散出来的烟草味像是迷幻剂那样,
诱惑着深藏脑子里面的灵感,
镇静着自己退不去的烦扰心情。

电脑荧幕上的文字随着一分一秒的增加,
故事在自己的操纵下一字一句的变得精彩动人,
自己像神那样赋予故事一个自己永远无法得到的结局。
或许一切只是自己的幻觉,
于是认为自己的手笔都属旷世巨作,
却殊不知电脑以外还有千座万座的高峰。

多愁善感和愤世嫉俗的人,
偶尔会幻想自己是个诗人,
电脑是一本空白的簿子,
键盘是一支剩下半截的钝拙铅笔,
身边的唱机重复的播放着百听不腻的音乐,
深处钢筋城市的房子转眼扎在偏僻的深区,
在自己的脑中开拓一个自己梦寐的住所。

幻想成了我的嗜好,
幻想成了我的乐园,
幻想成了我的差事,
幻想成了我的续命丹,
是幻想救赎了我。

是自私或否,
是逃避或否,
是懦弱或否,
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

或许我只配拥有一个虚拟的结局。
-

@生人勿进 Let The Right One In (2008)

我必须承认,之所以会看《生人勿进》的原因主要是在网路上看到一篇题为“过去十年内最好的二十部恐怖电影”的文章,而位居榜首的瑞典电影《生》对我而言却是如此陌生,于是为了填补自己的虚荣之心,我决定了,看!

倘若我在知道剧情的情况下观看的话,well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倘若我先前是知道剧情的,那我未必会坚持观看《生》,无他,因为她是一部吸血鬼电影。

是的,我对以吸血鬼作题材的电影一直都存有偏见,那是在《暮光之城》(Twilight)崛起的时候我才患上的偏见症,因为闭着眼睛盖着耳朵我也能够说出故事的内容。在这,我做最诚心的道歉,因为我的固执或许会令我错过了那么不一样的电影。

我从来不知道吸血鬼电影能够拍得那么的唯美凄迷(先不论八九十年以前的经典吸血鬼电影),不过大致上我们所熟悉的同类电影都是强打动作打斗和黑暗恐怖的元素,可能在中间硬硬穿插上美色艳情,比如《暮光之城》、《粗野少年族》(Lost Boys)、《天师斗僵尸》(Fright Night)等等。而《生》却独树一帜,以另类的拍摄手法呈现,颠覆了传统的吸血鬼电影,摒弃了原本应该非常刺激和快速的节奏,她以慢打快,将故事重心放在人物间的关系和矛盾,让人看着看着也跟着陷入了她凄怆的氛围。
电影取景于冬天时分的偏僻小镇,一个新邻居带着一个女孩搬进了男孩隔壁的房子,冬天的严寒阴冷成了最自然的背景,导演先发制人地把观众的情绪锁定在冬天的冷峻阴森,让大家可以顺利融入男孩和女孩的心情。导演以安静的步伐和轻柔的拍摄法把原应震撼的残暴以及恐怖画面拍得尽显诗意,真的不得不敬佩导演那一双慧眼,让像我这样唾弃现时俗味甚重的吸血鬼影视的人有机会能够好好的享受她的静和美。

导演在编辑的时候也分外用心,尤其是在音效的处理更是特别细致,在缓镜下你可以清晰地听见人物们急促的喘息声、紧张的心跳声、肆饮人血时的贪婪咽吞声、还有女孩看见鲜血滴淌的时候肚子里发出的微微咆哮声,做到了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电影其实暗藏玄机,而对于这样的编写只能五体投地,因为她的确做到了“震撼却不震撼”的程度。女孩的年龄是一个谜,女孩和她身边那个中年男人的关系也是个谜,可是这些都不会影响你对这部电影的迷恋,因为那已经不是你所应该关注的点了。而作为一部惊悚片,她却是那么窝心、宁静、诗意的。

原来在2010年美国就翻拍了《生》,据闻好评如潮,那,得空的时候再看看吧……因为我已将心付《唯爱永生》(Only Lovers Left Alive)了。
-

@小镇怪客托马斯 Odd Thomas (2013)

糊里糊涂下看了《小镇怪客托马斯》,它其实有比我想象中好一点点,一点点——就故事情节来说,“一个少年致力阻止邪教信徒屠杀小镇”这样的情节看似有点庸俗,可是它却加入了超自然界的元素点缀,算是一个亮点;再来就是导演运用了许多滤光、慢镜、液化背景强调出情节上的节奏,提高了观赏效果。
但是很奇怪的是,《小》总让我有一种看着teen movie的感觉,好像一切都很完美、很理所当然的一样。男主角遗传了母亲的通灵能力,而显然身边的人都接受得了他拥有这样的特殊能力,除了同是特殊的母亲却被关了起来;再来就是和他如同父子关系的警长,对他有着百分之百的信任,还为他特殊能侦破的案件铺排出“正常人接受得了”的理由;噢对,他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美丽女朋友,好像完美得有些牵强。如果你告诉别人自己有通灵能力,你不被笑傻笑疯就算是大幸了。电影已经把男主角放大为一个英雄人物,而他只不过是一个会通灵的小孩。

随着故事发展下去,基本上结局是预计得到,没太大的惊喜。或许它就是想拍观众的马屁,让观众觉得自己有透彻、分析剧情的能力,就像《末日之战》(World War Z)那样,看完以后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聪明,而忘了电影的好坏。

《小》和同年的《冥界警局》(R.I.P.D)不谋而合,同样都是打着邪恶幽灵的旗子,然后主角以英雄的姿势拯救苍生,都是靠着恶灵魔鬼、动作打斗、侦探、爆炸场面,使故事完整结合起来,而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冥》里至少有滑稽的对白衬托着,让我有发笑的理由。

虽然电影标榜着喜剧加神秘加恐怖,但是看完了整部电影以后我却没有被任何一个元素满足到,心情半天吊似的纳闷。一来本身不大喜欢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故事进度算是紧凑,但是只要他们两人同时出现,就让我有一种冗长烦人的感觉,好像有点硬加上去;同时我也希望可以看到更多William Dafoe饰演警长的戏份,警长不是应该到处去侦查追踪杀手的吗?他在电影里不是烤肉就是和老婆缠在一起,中了枪以后也不让他露一露勇敢坚强的脸,天理何在嘛?

够了够了,我必须阻止自己去深入分析。
-

@六大另类爱情电影

1·深闺疑云 Suspicion (1941)
一部出自Alfred Hitchcock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孤僻恬静的女人在火车上邂逅了一个花花公子,在赌气的情况下匆匆和他结婚。婚后却开始发现丈夫懒散嗜赌充有钱的真面目,开始怀疑丈夫是看中了她富裕的身家而接近自己,成天疑神疑鬼,担心丈夫会杀害自己谋取财产,纠结在爱与疑之间。电影的悬疑感铺排得宜,紧张的氛围一直蔓延到电影的最后,无疑让你的肾上腺素破表,而最具代表性的一幕莫过于午夜的牛奶。
卖点:电影的最后三分钟才掀开丈夫的底蕴。

2·捆着我,绑着我 Atame (1990)
《捆着我,绑着我》是一部西班牙电影,导演是我最崇拜的Pedro Almodovar,他的风格就是标榜着大胆奔放,探索欲望的话题永远都是那么鲜明激昂,富有着西班牙热情艳丽的色彩。电影围绕在落魄女演员被一个刚从精神病院释出的粉丝绑架的故事,从最初对他的恐惧,到最后慢慢爱上了绑架自己的男人;而男主角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找一个妻子,组织一个家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他绑架了女主角以后也坦直地告诉她“我绑架你是为了让你有机会了解我,因为我敢肯定你会爱上我,正如我已爱上了你……” ,象征在爱情里没有所谓的规则和特权。电影戏中有戏,戏里的剪辑师认为女主角的B级恐怖片更像是一出爱情片,正如《捆》一样,看似让人心惊的绑架囚困,其实却是一个爱情故事的开始。
卖点:Antonio Banderas Antonio Banderas Antonio Banderas Antonio Banderas Antonio Banderas Antonio Banderas Antonio Banderas

3·时光倒流七十年 Somewhere In Time (1980)
其实《时光倒流七十年》里的爱情故事桥段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已经层出不穷,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男人穿越回到了以前追求一个一见钟情的女人。电影中的女主角确确实实是气质超凡,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脱俗仙子,难怪让“超人”一见难忘,想尽办法也要回到七十年以前和她共谱恋曲。电影最后一幕何其凄美,是我最喜欢的结尾之一,像梦一样萦绕脑海中。
卖点:帅气超人为了一个老婆婆而飞回了过去。

4·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在寂静的夜里于火车站相遇,展开出一段炽热却短暂的婚外恋。电影拍得唯美细致,可以感受到女主角对这个意外闯进自己沉闷生活的男人的挣扎和不舍。片中主角唏嘘的恋情让人怜惜,往往短暂的激情才是最刻骨铭心。在不合适的时机遇上了对的人,就以前和现在的人会做出怎么样的决定有着一个明显的对照,看出了时间如何改变人们对爱情与家庭的态度。
卖点:同时代表重逢和离别的火车站刻画出主角们绵绵的期待与惆怅。

5·魔岛仙踪 Joe Versus the Volcano (1990)
因为一个不治之症,男主角愿意把自己剩下的生命卖给一个富商,交换条件是作为祭品跳下一座火山,而在他生命最后的时间,他遇上了三个长得一模一样、只有发色和性格上有差异的女人。其实电影所要表现的不单单只是表面上那荒谬的爱情故事,如果你耐心地去抽丝剥茧,它其实还有很多令人发笑和感意外的细枝末节。
卖点:一课荒唐的生命入门课。

6·鬼夫 Pee Mak (2013)
《鬼夫》是去年的一部泰国电影,一向以来我都培养不了看鬼片的勇气,可是正因为这部电影巧妙地结合了惊悚、幽默、和浪漫在一体,均匀的表现出各个元素,即使你像我一样抗拒鬼片,也会愿意为它跨出这沉重的一步。《鬼》未必是你看过最阴森恐怖的鬼片、最荒谬的喜剧片、或者是最凄美浪漫的爱情片,可是电影利用了爱情喜剧包装一个鬼故事,无论故事情节有多老土,配合上演员夸张浮夸的演出(虽然在那一个战争年代的背景下,人物们的发型有点过于“潮流”的感觉),意外地带出了一个很不错的效果。
卖点:它是一部会让你落泪的鬼片(当然不是被里面的鬼吓哭)。


买菜搭条葱精神
一段复杂忘年恋《毕业生》(The Graduate);有意识的僵尸如何爱上人类 《温暖的尸体》Warm Bodies;小孩之间最纯真的情谊《月升王国》 (Moonrise Kingdom)。

@天生杀人狂 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作为一部犯罪片,《天生杀人狂》 除了动作场面上的震撼,还难得地带着浓浓的视觉效果,这是导演Oliver Stone的招牌风格。

电影是叙述着两个同样经历了不愉快童年的情侣,在私定终生后开始亡命天涯,旅程中展开了肆谬的杀人狂欢,同时也披露了不负责的媒体如何消遣犯罪分子,散播一种恶性崇拜的思潮。
《天》全片贯穿着多重复杂的剪辑与拍摄手法,为原本已经重口味的电影添上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部电影更具艺术层次和意境,营造出了狂妄和恍惚的效果。只要稍微不留心,你就会错过了重要的环节。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电影中不时穿插的闪切和黑白画面,它们代表着的是人物在那一刻的表面与内心截然不同的感觉,以突然蹦出迅速掠过的画面,带出强烈的震撼和冲击,除了更全面完整的分解人物的多面情感,导演更籍此用以操控观众的情感和情绪,同时也让观众更能够贴切的探窥主角们的心理状态。

除此以外,在电影中也看到了动画片、彩色滤光、背投影像、慢镜快镜、广告置入等等的运用,制造出一种似真似假、是梦非梦的气氛。而当中最为特殊的就是利用处境喜剧的幽默叙事方式,为观众介绍女主角紊乱不正常的家庭,以及如何和男主角邂逅一见钟情。导演正正是利用轻松的处理手法把一个不寻常的家庭阴暗面呈现出来,让处境剧外的观众不时传来的掌声和笑声达到了缓和的作用。
就像很多大师级导演一样,Oliver Stone利用单一颜色的滤光,反映出当事者的心情:红色代表着愤怒与邪念、蓝色代表的阴谋与质疑、黑白代表的无情感、还有绿色代表的心理病态与不安。

《天》除了是一出集中在扭曲浪漫的犯罪悲喜剧片,它同时也是讽刺着当今社会的行径,引申出让人深思的地方。剧中的狱长、警探、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为名为利是可以如何的自私自利,通过了这三个人物嘲弄现今所谓的民主与自由,比如媒体如何为了达到高的收视率而不择手段,把暴力与犯罪渲染成一种英雄文化,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一辈的人)把杀人犯当成偶像膜拜。
片中的随性杀人行为也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的手段,男女主角就是利用这样的行径作反抗,不耻这个社会的虚伪与邪恶。到了片末的时候,男女主角一家和乐融融的画面则让人为之动容。导演说,其实到头来《天》并不是一部悲剧,它是一部对未来有展望的电影,它追求的自由,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同样类型的电影还有《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末路狂花》 (Thelma & Louise)、《真实罗曼史》(True Romance)。
-

@内布拉斯加 Nebraska (2013)

先秀一秀这部电影有什么巴闭(厉害)之处:去年在康城电影节首映并大获青睐、是部黑白片、没有什么超级大卡士衬托、被提名并囊括多项大奖、并且在今年的奥斯卡上角逐六大奖项。

《内》以一个孤独老人在大道上幽幽漫走掀开序幕,描述一个年迈的父亲深信自己赢得了一百万美元的彩票大奖,为了领取奖金一而再出走,企图一个人从蒙大拿步行到内布拉斯加。即使两个孩子和孩子的妈都怒斥他不理智的行径,但是他的固执最终让幼儿投降,陪着他一起去领奖。老父亲走起路来摇摇坠坠的,就像个会随时被大风吹散的稻草人般虚弱,却因为他的固执和别扭,编织出一段温情感人的旅程,而就在这个麻烦累累的旅程上,拉近了这对父子的关系。

导演Alexander Payne特别以黑白片的方式呈现,希望能够为这部剧情片带出一个现实以及不易让时间洗涤的面貌,加强了电影的朴实感和现实感。黑白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比彩色电影带出更有力的叙事能力,它不仅仅能够突出现实的本质、逼真与冷酷,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传达当中的意义和价值。黑白片更容易唤起观众对这么一个情景的感情和记忆,即使那是再细微不过的感情。加上不少的自然景色贯穿全片,真实的呈现出美国中西平原的辽阔旷野,那黑白色调的如诗如画,让人看了有心静体松的感慨,不禁昂首仰叹。

除了美国中西平原的沃野千里,在片里处处都是美国的特色文化景物,如拉什莫尔山、汽车旅馆和小餐馆、公路旁漫无人烟的荒地沙漠、公开式的卡拉屋企、人烟稀少的小镇、公路上奔驰的摩托骑士等等,让我歇斯底里想到美国流浪的心再次复燃。

本片里有着不少令人会心一笑的情节——两父子在火车轨道上寻找遗失的假牙、老母亲在墓地上对故人的怀念和调侃、兄弟俩潜入仓谷中盗取压缩机、老父亲从医院里偷溜了出来——幽默地在写实中渗出了对生活的唏嘘。

《内》以亲情作主轴,描绘出父子间抹不掉的鸿沟,亲情关系之间的奥妙,就透过了短暂的相处,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感情。片中每一个角色都被雕塑得细致十分,他们每个代表着在现实生活上我们所会际遇的人们,那可以是你的邻居、亲朋戚友、甚至是你自己,就比如难以应付的老父亲对事物的固执与别扭、母亲的豁达和损人的幽默、孩子的冷漠与无奈、亲戚们的贪婪与奉承等等。电影并没有滥用温情牌来催谷观众感情的泪腺,以适当的叙事与拍摄手法让人陷入反思,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身边的人物和故事,尤其是以孩子的身份出发。片中老父亲的执着是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孩子们却理所当然的接受一切,让我们在反省的同时,也学习该怎么付出与无条件奉献。